山东开发企业ERP(鸿蒙):面临的挑战需要多久,怎么做?
一、山东开发企业ERP(鸿蒙)面临的挑战
1. 技术适配性挑战
– 鸿蒙系统作为一个新兴的操作系统,其独特的架构和技术理念与传统操作系统存在差异。对于企业ERP开发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现有的ERP功能模块与鸿蒙系统进行深度适配。例如,鸿蒙的分布式技术要求ERP系统重新考虑数据存储、调用和业务流程的分布方式。传统的集中式ERP数据管理模式可能无法充分发挥鸿蒙分布式能力的优势,开发团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如何对数据架构进行改造,以实现数据在不同设备间的高效、安全共享。
– 鸿蒙系统的内核机制、应用开发框架等技术细节也需要开发人员深入掌握。与基于Windows或Linux等传统平台开发ERP相比,鸿蒙的开发工具、编程语言(如方舟编译器等相关技术的运用)都有其特殊性。开发人员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这些技术,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月到数年的时间,取决于开发团队的技术储备和学习能力。
2. 市场认知与推广挑战
– 在山东乃至全国市场,企业对于基于鸿蒙系统的ERP认知度较低。大多数企业已经习惯了基于传统操作系统的ERP解决方案,如SAP等国际知名品牌或用友、金蝶等国内成熟产品,它们对于采用基于鸿蒙的ERP存在疑虑。企业担心新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以及与现有业务生态的融合性。开发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教育,向企业用户解释基于鸿蒙的ERP的优势,如更好的国产自主可控性、与鸿蒙设备生态的天然融合带来的便捷性等。这个市场认知度提升的过程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3 – 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 从推广渠道来看,由于缺乏成熟的推广体系,与传统ERP产品相比,基于鸿蒙的ERP在销售和推广方面面临着重重困难。开发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与系统集成商、经销商等建立合作关系,这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布局和完善。
3. 人才短缺挑战
– 山东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源,但对于鸿蒙系统开发经验丰富的人才却相对匮乏。开发企业ERP(鸿蒙)需要既懂ERP业务逻辑又熟悉鸿蒙开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于鸿蒙开发人才的培养体系还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企业很难在短期内招聘到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合适人才。企业自身培养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从招聘具有一定基础的开发人员到将他们培养成能够独立承担鸿蒙ERP开发任务的专业人才,可能需要1 – 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4. 成本压力挑战
– 开发基于鸿蒙的企业ERP涉及到多项成本。首先是研发成本,由于要克服技术适配性等难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开发团队可能需要购买专门的鸿蒙开发设备、软件工具,参加相关技术培训等,这些都会增加研发的直接成本。其次是运维成本,在ERP系统上线后,需要确保其在鸿蒙系统环境下稳定运行,这需要建立专门的运维团队,由于鸿蒙系统相对较新,运维经验相对不足,可能导致运维成本较高。对于开发企业来说,在没有足够市场份额和收入来源的情况下,长期承受这种成本压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能需要持续投入资金3 – 5年甚至更久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二、应对挑战的策略
1. 技术研发方面
– 建立技术研究小组:开发企业应专门组建一个针对鸿蒙系统的技术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由经验丰富的系统架构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鸿蒙系统的技术文档、开源代码(如果有相关开源部分),与鸿蒙官方技术团队或社区进行积极交流,及时掌握鸿蒙系统的技术更新动态。例如,定期参加鸿蒙开发者大会,获取最新的技术资讯和开发案例,为ERP的开发提供技术方向指引。
– 渐进式开发与测试:采用渐进式开发策略,先从ERP系统的部分核心功能模块入手,进行鸿蒙系统的适配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建立严格的测试体系,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通过不断的测试反馈来优化代码,确保开发出的功能模块在鸿蒙系统上稳定运行。例如,可以先开发财务模块在鸿蒙系统上的适配版本,经过企业内部测试、部分用户试点测试后,再逐步扩展到其他功能模块的开发。
– 合作与技术引进:积极与其他在鸿蒙开发方面有经验的企业或科研机构合作。可以通过技术引进、联合开发等方式,快速提升自身的鸿蒙ERP开发能力。例如,与鸿蒙系统的核心技术供应商合作,获取他们在系统底层优化、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加快ERP开发进程。
2. 市场推广方面
– 打造示范项目:在山东本地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新兴科技企业等,为其免费或低成本提供基于鸿蒙的ERP解决方案,并将其打造成为示范项目。通过这些示范项目的成功案例,向其他企业展示基于鸿蒙的ERP的实际应用效果,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例如,为山东的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实施基于鸿蒙的ERP系统,展示其在设备管理、供应链协同方面的独特优势。
– 参加行业展会与研讨会:积极参加山东本地以及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信息化、工业互联网等相关行业展会和研讨会。在这些活动中,设置专门的展位展示基于鸿蒙的ERP产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市场销售人员进行产品讲解和演示。同时,参与相关主题的研讨会,发表关于基于鸿蒙的ERP发展趋势、应用价值等方面的演讲,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与政府合作推广:利用山东当地政府对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进行推广。例如,参与政府组织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扶持计划,将基于鸿蒙的ERP纳入到扶持产品目录中,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补贴,鼓励企业采用基于鸿蒙的ERP产品。
3. 人才培养方面
– 内部培训体系建设:开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人才培训体系。针对现有的开发人员,制定专门的鸿蒙开发培训课程,包括鸿蒙系统基础知识、开发工具使用、ERP业务逻辑在鸿蒙系统中的实现等内容。可以邀请鸿蒙官方技术专家或外部培训机构的讲师进行授课,同时设置实践项目,让开发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升鸿蒙开发能力。
– 与高校和培训机构合作:与山东本地的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例如,在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鸿蒙ERP开发方向的选修课程或实践项目,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实际项目案例,高校为企业定向培养符合需求的人才。同时,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鸿蒙ERP开发的短期培训课程,吸引社会上的开发人员参加培训,为企业补充人才储备。
4. 成本控制方面
– 优化研发流程:通过优化研发流程来降低研发成本。采用敏捷开发方法,提高开发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发环节。例如,通过建立有效的需求管理机制,避免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变更导致的额外成本。同时,合理安排开发人员的工作任务,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 拓展盈利渠道:在开发基于鸿蒙的ERP过程中,积极拓展盈利渠道。除了传统的ERP软件销售和服务收费模式外,可以探索与鸿蒙设备制造商合作,通过预装ERP软件、按设备使用量收费等方式增加收入来源。例如,与华为等鸿蒙设备厂商合作,在其面向企业用户的设备上预装定制版的ERP软件,根据设备的使用企业数量或使用时长收取一定的费用。
山东开发企业ERP(鸿蒙)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人才培养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积极努力,有望逐步克服这些挑战,在未来的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